美、文明与贪欲
2020-04-06 12:38:45
  • 0
  • 0
  • 5
  • 0

单国华

(此文是从我2018年在美国学术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美不是个东西》一书中摘选的,第235页至236页。我想,对当前的灾难可能有一定的反思作用。补充说明一下,我在书中给美下的定义是:美是审美主体的无意识期望(希望)在意境中得到实现的虚拟。美与贪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全书。如果觉得书价比较高,可在谷歌上下载世界华语出版社出版的电子版,不过由于出得早一些,完善性不如纸制版)

对美的追求与对文明的追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在前面对美的类型的讨论时,谈到了美的褪化现象,所有的令人震撼的美的事物,当初次感受到之后,也就是震撼过后,都会渐渐褪化,由美感转化为舒适感,再渐渐地熟视无睹了。如果要获得令人震撼的美,要么不断地寻找新的事物,要么在原有的事物的意象上补充新的内容,也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思考新的知识,获得新的体验,前者是外在的美的事物的变化,后者是审美主体自身的变化,无论哪一种,都迫使人们不断地追求。这样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要注意的是,我们如此认为,是因为通常想到的“不断地追求”只是适度超前的,并不是要达到极致。不过现实生活中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极致的范例,譬如缠足、束腰、整容、瘦身、城市的美化亮化、人造古迹、人造自然等等,这些足以说明人对于审美的追求是没有上限的,虽然每次都是适度超前,但每次超前之后,又会想超前,这已经是深入到无意识之中了的,是不会适可而止的,一直要走到它的反面,任何理性的告诫都是没有用的。

人类对文明的追求也是如此,同样是没有止境的,好了还想再好,快了还想再快。“更快、更高、更强”这个奥运的格言,不仅是对运动员的要求,也是人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的创造力的要求。在过去了的二百年里,人类的创造能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尽管其间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社会的财富的创造与积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创新的速度更是无可比拟,大型喷气式客机、小巧轻便功能众多的手机、功能强大的电脑等等,在一百年前想都不敢想。回顾这二百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新技术的产生的速度有逐渐加快的趋势,预测未来,这种趋势似乎只会加强而不会减弱。

人类真的能这样高速发展下去吗?近半个世纪前,罗马俱乐部就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中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他们主要是从物资资源的角度思考的。其实,真正的极限恐怕是来自人类的智力资源。创新主要靠智力,靠大脑的活动,但人的大脑是有限的,虽说比较起低等的动物来说,脑细胞除了维持指挥机体的正常活动之外的富余量很多。有学者认为,大脑还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只使用了大脑的百分之几,还有大量闲置。由此看来,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里,支持不断地创新是足够的。这个观点我不知道符不符合实际,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是如此,但对于走在世界科学前沿的人,是否还是如此呢?再说,脑细胞一定量的闲置是否必需呢?不管怎样说,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继续下去了。整个社会就要停滞下来,甚至可能倒退。上帝一定会让社会回到黑暗时期,让人类有一个比较长的整休阶段,以便让智力产生新的结构方式或者进一步增大脑容量,来适应更高阶段的创新。但社会会以怎样的方式停滞下来呢,是以毁灭性战争的方式,还是以不可抗拒的瘟疫方式,或者来自宇宙的灾难呢?我们很难预料。从逻辑上推论,目前的发展趋势肯定是会减缓或者终止的,因此人类必须要有所准备,或者主动地把发展速度降下来,或者准备迎接文明的崩溃。从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或者毁灭的很大的可能是人类自身,而不是别的。

相比较而言,西方对未来的忧虑与思考比中国人多得多,他们有许多艺术作品特别是电影电视作品反映未来世界可能面临的灾难,这与他们的哲学有很大的关系,未来学家主要在西方。中国人不太考虑未来,似乎永远只有现在,这同样也是因为哲学。几千年战乱不断,使得中国人无暇深思未来,近半个多世纪,虽然只有少数的局部战争,但内斗不断,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因此今天是个好日子,明天又是个好日子,能平安过一天就是一天,“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沉浸在现在的享受中,几乎不考虑未来可能会怎样,同时也因为政治的原因,阻碍了人们对未来的思考,从中国几乎没有未来学家这一点也可看出。这种状况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我们研究思考美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深刻地认识人性,检讨人性,从而检讨社会的发展,检讨文明的进程,以利于所有的人特别是决策者清醒地看到整个人类的处境,而不是只考虑一己私利,从而避免巨大的灾难的发生。同时,认识人性,检讨人性,又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美学问题。我并不是要主张社会不发展,或者倒退。检讨的目的,是希望形成一个共识,找到一个发展的平衡点,不至于让疯狂的欲望过早的毁灭了人类社会。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